一、玉米赤霉烯酮和熱應激對豬骨骼肌的影響
熱應激(HS)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會影響生長、生產效率和動物福利;而且,在極端情況下,兩者都可能是致命的。鑒于熱應激和玉米赤霉烯酮都可以引起氧化應激,我們假設同時暴露于這兩條件會比單獨的任何一種情況對豬骨骼肌造成更大的氧化應激。對照(餅干面團)或玉米赤霉烯酮(40μg/kg)處理,并處于熱中性或12小時晝夜熱應激條件(夜間:32.2°C;日:35.0°C),持續7天。在熱應激結束后立即對豬實施安樂死,并收集半腱肌的酵解型部分和氧化型部分進行分析。
在氧化型肌纖維中,氧化應激的標志物丙二醛(MDA)濃度在玉米赤霉烯酮處理組中有提高的趨勢(P=0.08)。熱應激增加了CAT(P=0.019)和SOD1(P=0.049)蛋白質豐度,而玉米赤霉烯酮降低了GPX1蛋白質豐度(P=0.064)和活性(P=0.036)。在氧化型肌纖維中,熱應激不改變HSP27、HSP70或HSP90的蛋白質表達。相反,在酵解型肌纖維中,丙二醛修飾的蛋白質在所有組之間保持相似。與氧化型肌纖維一致,玉米赤霉烯酮降低了酵解型肌纖維中GPX1(P=0.046)的蛋白質豐度。在酵解型肌纖維中,玉米赤霉烯酮降低了HSP27(P=0.032)和HSP27(P=0.0068)的蛋白質豐度,而熱應激增加HSP70(P=0.04)和 HSP90(P=0.041)的蛋白質表達。這些數據表明對熱應激或玉米赤霉烯酮的肌纖維類型特異性反應,可能使氧化型肌纖維更容易受到熱應激和/或玉米赤霉烯酮誘導的氧化應激,然而,熱應激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組合不會增加氧化應激。
2022. J. Anim. Sci. 100(8): skac215
DOI:https://doi.org/10.1093/jas/skac215
二、熱應激對青春后期后備母豬的催乳素介導的卵巢JAK-STAT信號的影響
熱應激(HS)幾乎損害了畜牧業的每一個方面,包括繁殖。在豬身上,這種不孕癥被稱為季節性不孕癥(SI),是一種包括卵巢功能障礙的表型。研究目的是描述和比較HS在發情周期的卵泡期(FOL)或黃體期(LUT)對循環催乳素(PRL)和卵巢Janus激酶/信號轉換器和轉錄激活因子(JAK-STAT)信號的影響。使用烯丙孕素,以及烯丙孕素停止使用后立即進行環境處理讓后備母豬同步發情。對于FOL研究:青春后期后備母豬被分配到恒定的熱中性(TN;n=6,20±1.2℃)或周期性的HS(n=6;25-32±1.2℃)條件下5 d。在LUT研究中:青春后期后備母豬在發情后的2-12天(dpe)被分配到TN(n=7;20±2.6℃)或周期性的HS(n=7;32-35±2.6℃)的條件下。在FOL的第5天,在LUT的第0天和第12天,采用頸靜脈穿刺法進行PRL定量。分別于第5天和第12天從安樂死的FOL和LUT后備母豬身上獲得卵巢和黃體(CL)。采用Western blotting測定催乳素受體(PRLR)和JAK/STAT通路蛋白豐度。
在FOL階段,熱組間循環PRL無差異(P=0.20)。HS對PRLR沒有影響(P≥0.34),在FOL后備母豬卵巢中未檢測到信號轉導。在HS期間FOL后備母豬卵巢pSTAT5α/βTyr694/699豐度呈中度增加趨勢(4%;P=0.07)。在LUT階段,循環PRL從2到12 dpe期間逐漸增加,但沒有注意到熱處理引起的差異(P=0.37)。HS對PRLR、pJAK2Tyr1007/1008、JAK2、STAT1、pSTAT1Tyr701、pSTAT1Ser727、pSTAT3Tyr705、STAT5α、pSTAT5α/βTyr694/699的CL含量無顯著影響(P≥0.16)。在HS期間,LUT期的CL STAT3豐度增加(11%;P<0.03)。HS對LUT后備母豬pJAK2Tyr1007/1008和pSTAT5α/βTyr694/699水平無影響(P≥0.76);而CL pSTAT3Tyr705:STAT3比值因HS有降低的趨勢(P=0.10)。這些結果表明,HS誘導的發情周期-階段依賴于卵巢JAK/STAT通路,確立了該信號通路作為SI的潛在影響因素的潛在作用。
2022, JAS, 100(7): skac118
https://doi.org/10.1093/jas/skac118
相關閱讀推薦:發酵乳桿菌對攻毒F18+大腸桿菌的保育仔豬腸道健康、黏膜菌群和生長效率的影響
三、添加人工甜味劑和辣椒素改變熱應激和限飼豬只的代謝靈活性和性能
豬只對HS特別敏感,導致生長減少,體成分改變,底物代謝受損。在這項研究中,一種人工強力甜味劑和辣椒素(CAPS-SUC)被添加,以減輕HS對豬生產性能的不利影響。40頭豬(16.2±6kg)分別進行5個處理:熱中性對照(TN,22±1.2°C,相對濕度為38%-73%),自由采食;HS條件下,自由采食,添加(HS+)或不添加(HS?);HS條件下,等量飼喂,添加(PF+)或不添加(PF?)。熱應激處理豬暴露在35±1.2℃、27%-45%相對濕度的循環環境溫度12h和30±1.1℃、24%-35%相對濕度的循環環境溫度12h,持續21天。從7 d前開始添加(0.1g/kg飼料),持續到環境或日糧處理(HS/PF)21天。檢測、記錄直腸溫度和呼吸頻率(RR),以及采食量(FI)。在環境處理(HS/PF)開始前和結束時,取背最長肌的肌肉活檢進行代謝分析。每周采集血液樣本,治療期間每3天稱一次動物體重。
核心溫度(TN 39.2±0.02℃,HS-39.6±0.02℃,HS+39.6±0.02℃,P<0.001)和RR(P<0.001)在HS?和HS+組中均升高,但HS?和HS+組間無差異。與TN相比,PF?豬的核心溫度降低(39.1±0.02℃,P<0.001),在PF+豬(39.3±0.02℃)中恢復。PF?豬的增重和飼料效率降低(P<0.05),但PF+組、HS?組和HS+組無顯著性差異。HS?組代謝靈活性降低(?48.4%,P<0.05),但HS+組維持不變。CAPS-SUC對HS豬的核心溫度和體重增加沒有影響,但對添加PF豬的核心溫度、體重增加和飼料效率有恢復作用。此外,在HS組,添加CAPS-SUC恢復了代謝的靈活性;在PF組,添加CAPS-SUC提高了增重和飼料效率,突出了CAPS-SUC的治療性代謝作用。
2022, JAS, 100(8): skac195
https://doi.org/10.1093/jas/skac195
四、母豬妊娠、哺乳期日糧中添加活酵母對母豬和仔豬糞便菌群、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
在妊娠最后2個月和哺乳4周的母豬日糧中添加布拉迪酵母是否可以通過母豬生理、乳成分、糞便菌群進而有助于保持仔豬在斷奶前后的健康和生長性能?45頭母豬分至兩個日糧處理,對照組(N=23)和酵母組(N=22)。酵母組母豬日糧中在對照組基礎日糧上額外添加1×109CFU/kg的酵母。仔豬斷奶后處于多種應激條件下,包括混群、豬圈未清掃、2小時的非最佳溫度環境。妊娠第28、113天、哺乳第6、28天收集母豬血液和糞便樣品,哺乳第6、28天、斷奶后第5天收集仔豬血液和糞便樣品。
母豬日糧中添加酵母影響了母豬和仔豬糞便中的菌群。斷奶后第5天,酵母組仔豬的α多樣性顯著低于對照組仔豬(P<0.05)。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區分妊娠 110天時酵母組母豬的糞便與對照母豬的糞便(錯誤率為 29.4%)。仔豬糞便也可以根據母豬的日糧處理進行區分,出生后早期區分效果(哺乳第6天)優于斷奶后區分效果(斷奶后第5天,錯誤率分別為3.4%、12.7%)。斷奶后5天,仔豬的白細胞計數、血漿結合珠蛋白濃度和氧化應激均高于斷奶前(P<0.001)。盡管如此,酵母的使用并沒有影響到血液中大部分健康指標和仔豬在斷奶前、斷奶后的生長性能(P>0.05)。此外酵母沒有影響到母豬的繁殖性能、代謝和健康狀態,也沒有影響初乳和常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和養分水平。
2022. J. Anim. Sci. 100(8): skac209
DOI:https://doi.org/10.1093/jas/skac209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