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蛋白質代謝時,我們不僅在談論蛋白質在小腸內的消化、吸收和進入血液的過程。我們還在談論蛋白質在腸道內的具體位置以及其進入血液的速度。也就是說,蛋白質進入血液的速度有多快。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使合成氨基酸與蛋白質同步,因為我們知道合成氨基酸進入體內的速度很快。因此,我們希望蛋白質也同時進入體內。這種同步發生在小腸的起始部分(即十二指腸的近端),因此,如果蛋白質的吸收速度較快,它就可以比吸收速度較慢的蛋白質更早更快地進入血液。
如果你比較快速蛋白質與慢速蛋白質的效果,你會發現它們的飼料攝入量相同,但食用快速蛋白質的動物的飼料轉化率會更好,從而產生更少的廢棄物。這意味著我們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蛋白質沉積,并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因為我們減少了動物排出的氮的數量。
緩慢吸收的蛋白質沒有快速蛋白質那么及時與充分地被利用,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部分較多。如果蛋白質在腸道前段沒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就會進入后腸,然后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我們在后腸中發現蛋白質,可能會導致細菌過度生長,進而引發腹瀉,這可能導致乳仔豬出現許多問題。血漿蛋白和乳清蛋白被認為是非常好的快速蛋白質;而豆粕、大豆濃縮蛋白和發酵大豆粉/豆粕中的蛋白質,屬于慢速蛋白質。
血漿蛋白不僅是優質的快速蛋白,而且具有超越營養的功能特性:其功能蛋白的組成非常類似于初乳和常乳,包括以下功能性蛋白:轉鐵蛋白、溶菌酶、細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故血漿蛋白可以通過增加腸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改善屏障功能,修復受損上皮細胞,抵抗病毒,從而改善腸道健康并減少病毒感染。
西班牙巴薩羅那動物衛生中心于2023年在著名的國際期刊“疫苗”雜志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研究表明在乳仔豬料中添加8%的非疫區血漿蛋白,能夠降低非瘟陽性率。
總之,血漿蛋白除了其作為優質的快速蛋白質,可以提高飼料的轉化效率,增加蛋白質的沉積和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氮排放和對環境的影響外,更能提高豬只的免疫功能,抵抗病毒,降低非瘟陽性率。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