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存活
⒈病毒隨時間的自然衰減
⑴病原體必須在表面存活才能引起感染。病毒在沒有宿主的情況下不會自我繁殖,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衰減(失去傳染性,時間,溫度,濕度,環境)。
⑵最大的存活宿主。膽堿、豆粕和豆油餅。
⒉塞內卡病毒A在飼料原料中的穩定性隨時間的變化
原料樣品接種SVA (105 病毒滴度),在4℃、15℃或30℃保存。
⒊口蹄疫病毒在飼料和豆粕中隨時間的穩定性
接種兩株FMDV (105 TCID50)和感染FMDV的樣品隨時間的變化,在4℃和20℃ 2個溫度下儲存;隨著時間的推移:豆粕中存活的FMDV數量會增加;與4℃相比,20℃時的衰減的速度更快。
飼料生物安全防止病原體通過飼料供應鏈轉移
⒈預防
⑴將生物安全擴展到飼料加工廠,限制來自卡車和人的感染。使用接收墊/漏斗,限制人員活動(自己的員工卸貨),實施員工流動控制(物理屏障,浸腳消毒池,分區)。
⑵對卡車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⒉干預
⑴即時控制:儲存時間。
⑵儲存時間的近期研究數據。
①1噸袋豆粕接種藍耳病病毒(PRRS)或SVA病毒,在10℃、15.5℃、23.9℃下儲存30天,23.9℃下儲存30天后無傳染性。
②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熱處理。
⑶持續有效的措施。
pH調整(酸/堿)、精油、甲醛類產品和有機酸(中鏈、短鏈和其它)等,各種措施的作用機理不同,如:破壞病毒包膜:中鏈脂肪酸;作用于病毒遺傳物質:甲醛。
防止疾病從飼料廠傳染至豬場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已被證明可以有效控制ASFV和其它病毒
識別二維碼
回看精彩直播
Dr. Jordan Gebhardt
Dr. Jordan T. Gebhardt是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飼料安全研究小組成員,該小組成員包括獸醫、豬營養學家和飼料科學家。該團隊的目標是開展飼料生物安全研究,重點關注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豬病,例如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和非洲豬瘟病毒(ASFV)。Dr. Jordan T. Gebhardt受邀參加過世界各地演講,討論在豬飼料生產系統中實施生物安全改進的研究和方法。
第六屆(2022)豬營養國際論壇
豬營養國際論壇,以“凝聚全球科研力量,驅動豬業創新思維”為宗旨,力邀全球一流專家、學者,旨在傾力打造一個業內高端人士學習、交流的平臺。第六屆(2022)豬營養國際論壇,以“展望營養科技的應用對養豬行業可持續性的幫助”為主題,邀請到世界動物營養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零距離對話。
相關閱讀推薦:第六屆(2022)豬營養國際論壇會議通知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美國動物科學學會、中國畜牧業協會
承辦單位:上海亙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畜牧業協會生物產業分會、中畜傳媒
協辦單位: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征泰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二、論壇信息
會議時間:2022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會議形式:以每月一個專家線上講課、互動的形式呈現直播平臺:中畜興牧直播間
三、論壇議程
滬ICP備13039048號-1 2013-2015 上海優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網站地圖 |合作網站: 寧夏電視新聞網